甘肅國投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“雙百企業”以來,聚焦“五突破一加強”目標任務,突出重點、探索創新,統籌實施綜合性改革,努力打造黨的領導堅強有力,治理結構科學完善、經營機制靈活高效、創新力競爭力顯著的改革尖兵。近期, 省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《甘肅國資國企改革動態》(第17期)上??平?a href="http://www.loveproblemsolution07.com/" target="_blank">甘肅國投集團“雙百行動”綜合改革實踐和經驗做法,全文如下。

緊扣功能定位 深化綜合改革
推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高質量發展
甘肅國投集團實施“雙百行動”以來,聚焦“五突破一加強”目標任務,以體制機制優化創新為突破口,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、市場化經營機制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,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,企業規模實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。截至2021年末,集團公司資產總額、營業收入分別較綜合改革前增長了21%、17%,連續12年保持“AAA”信用評級,2018年、2020年兩度榮獲“省長金融獎”,有效發揮了省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引領保障作用。

一、聚焦功能定位,持續提升企業依法治理能力
一是持續健全法人治理機制。在各級公司章程中明確黨組織的職責權限、機構設置、運行機制、基礎保障等事項。制定《重大決策事項清單》《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辦法》,明確127項決策事項,授權經理層決策事項11項。加強子公司董事會建設,制定子公司落實董事會職權實施方案并配套建立管理制度,13戶子公司董事會應建盡建,全部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,有效落實董事會職權。二是優化運行管理流程。構建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內部制度體系,制(修)訂管理制度138項。優化總部機構和崗位設置,建立與集團功能定位相適應的組織架構,制定集團總部管理事項流程清單,明確314個事項的業務流程及承辦部門。加強所出資產業集團和子公司主業管理、戰略規劃管理、財務效益管理,健全以戰略目標和財務效益為主的管控模式,有效提升專業化管理運營水平和決策效率。三是厘清管理權責邊界。完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,制定甘肅工程咨詢集團、甘肅電氣集團、甘肅科技集團、甘肅藥業集團等4戶產業集團管理事項清單,明確15類39項管理事項與權責;對產業集團、子公司“一企一策”授權放權,增授一定金額范圍內的股權投資、資產核銷、股權激勵等10余項職權,并建立了定期評估、動態調整機制。
二、強化資本引領,積極服務全省產業發展戰略
一是推動產業集團組建和規范運營。積極落實4戶新組建產業集團國有出資71.77億元,發揮國有資本引導作用,助力新組建集團挖掘項目資源;積極提供借款和擔保幫助解決資金缺口、降低財務成本,助推產業集團穩健發展。截至2021年底,4戶產業集團資產總額、凈資產、營業收入與2018年組建之初相比分別增長41%、49%、73%,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。二是加快國有資本形態轉換。通過現金購買資產、公開轉讓股權等方式完成上市公司甘咨詢主業轉換和股權結構優化,實現甘咨詢、金徽酒等控、參股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收益3.78億元;推動蘭州蘭電盤活存量土地資源,盤活資金18.06億元。截至2021年末,資本收益率3.75%,超過經營性投資公司全國平均值,資產現金回收率達到4.39%,超過經營性投資公司全國良好值,股權運作、價值管理能力不斷增強。三是有效加強債務風險防范化解。為省屬企業提供增信擔保、資產管理、流動性支持等超過600億元,幫助企業紓困解難、轉型發展。發起設立國企信用保障基金,首期出資15億元,帶動基金投資26.14億元,在穩定市場預期、提振市場信心、化解債務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累計出資25.8億元,增強所屬甘肅資管公司資本實力,全力做好地方金融機構剝離風險資產承接和處置。四是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。全面完成所屬8戶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和“僵尸企業”注銷出清,自籌資金7136萬元,移交“三供一業”資產1.9億元,涉及住戶1.43萬戶。
三、發揮平臺優勢,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
一是對接央企深化戰略重組。引進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完成長風電子股權重組,引入資金3.99億元,同步落地中電熊貓機器人、無人機蜂群2個新技術項目,布局發展電子信息、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。截至2021年末,長風電子資產總額比重組前增長35%,營業收入、凈利潤比重組前分別增長15%、67%。二是一企一策深化出資企業混改。為長城果汁、三毛服飾、中林賓館等子公司引入與主營業務優勢互補的戰略投資者,為天傳所、省建材院等企業引入產業鏈高度關聯的產業投資者,推動混改企業補強業務短板、延伸產業鏈條,有效提升經營質量效益,累計引入非公資本6800萬元。三是穩慎推進符合條件企業探索開展股權激勵。推動工程咨詢集團全省首家實施上市公司股權激勵,累計向786名激勵對象授予1080萬股限制性股票,實收認股資金6610萬元,將關鍵員工利益和企業發展捆綁融合,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動力;支持蘭州助劑廠、省化工院創翼檢測公司開展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,充分調動關鍵核心人才的積極性。四是創新基金支持推動混改路徑。發起設立總規模為9.5億元的混改基金,累計投資4.86億元,完成西北永新、省建投土木公司股權多元化等混改項目,撬動社會資本5億元,有效拓寬國企混改項目資金來源,降低社會資本進入優質項目門檻。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興隴員工持股基金,出資346萬元參與天傳所集團、省建材院員工持股試點預留股份代持,有效解決后續引進優秀人才持股來源問題。

四、深化三項制度改革,持續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
一是健全員工能進能出的崗位管理機制。制定《三項制度改革實施細則》,配套完善公開招聘、考核評價、崗位管理等10余項制度。全面推行分層分類的公開招聘制度,集團引進“雙一流”院校金融、財務、法律等專業人才30余名,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。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和崗位合同管理,累計有69人(次)獲得職級晉升,9人從專業序列轉崗到管理序列任職。二是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選拔任用機制。全面實行集團及所屬子公司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,授予子公司董事會薪酬分配權和業績考核權,對經理層成員崗位職責、年度及任期績效指標考核、薪酬兌現、退出機制等,通過聘任協議和配套制度進行約定和管理。推行管理人員競聘上崗,2021年晉升和轉任管理人員40人,考核不勝任退出或降職管理人員4名。三是健全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勵約束機制。突出業績導向,在集團總部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,員工績效工資占工資總額的比例超過45%;在實體子公司實行多層次薪酬分配制度,推動薪酬分配向生產一線、市場銷售等關鍵崗位傾斜,生產及銷售人員工資增幅連續3年高于管理人員5%以上。探索健全中長期激勵機制,在甘肅資管公司實行超額利潤提成激勵機制,實現“上有封頂、下不保底”;在興隴基金公司實行市場化基金跟投,構建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的激勵約束機制。
五、堅持黨的領導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
一是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。制定《重大決策事項實施管理辦法(試行)》,明確了重大決策事項內容、議案合規審查、決策流程及決策執行等,規范重大事項決策程序,提升科學決策效率;修訂《黨委會議事規則》,研究制定《黨委會議事清單》,細化了黨委會直接決策事項29項、前置研究事項52項、報上級批準或備案事項21項,黨的領導有效融入公司治理,黨組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促落實的作用充分發揮。二是持續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。修訂完善黨建工作制度16項,把黨組織運行機制融入生產經營相關制度規范,把黨建工作全面納入企業管理制度體系。組織開展黨支部聯建共建活動,促進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實現了黨務、業務、隊伍的有機融合。深入開展黨建融入生產經營典型創建活動,所屬三毛公司黨總支依托“勞模創新工作室”等平臺載體,成立黨員技術骨干攻關團隊,突破3個質量瓶頸難題,毛紗合格率提高14.9%,紡紗百米公分數下降9.26%,小粗節減少42.99%,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。三是不斷加強黨建工作督導考核。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安排、共部署、齊考核,修訂完善《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辦法》及考核評價指標體系,分級分類細化黨建工作考核細則,將考核評議結果與年度績效考核及薪酬兌現掛鉤,推動黨建責任制有效落實。制定《鼓勵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容錯糾錯實施辦法(試行)》,明確了16項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,為改革者負責、為擔當者擔當,營造了尊重、支持和激勵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。